萧山区供销联社这项工作被《浙江日报》报道!
11月14日,《浙江日报》刊登《沃野织锦 城乡共融——萧山区供销联社以城田融合打造都市型现代农业样板》。
具体内容
小编带你一起来看!
金黄的稻谷从收割机仓门倾泻而下,在秋日阳光下熠熠生辉。不远处,高铁列车呼啸而过,与田间收割机的轰鸣声交织成一曲独特的丰收交响。近日,位于杭州钱江世纪城的“世纪田园”迎来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这片与城市CBD仅一路之隔的农田,以极强的视觉反差感,成为社交媒体上的“打卡点”。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
在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萧山区供销联社以“世纪田园”为示范,探索着城市与田园相融共生的新路径。这里不仅是保障粮食安全的生产基地,更成为都市人群寻觅乡愁的休闲空间,展现城市化进程中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并重的深层内涵。
“我们不只是种地,更是在经营一种城市与乡村对话的方式。”萧山区供销联社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这片城市田园里,供销社将传统农事与现代都市生活巧妙连接,让农业生产、生态建设与城市发展和谐共生。
扎根“三农”七十余载,萧山区供销联社始终在传承中创新。通过深化“三位一体”综合改革,萧山区供销联社织就了一张覆盖全区的为农服务网络——6个基层供销社深扎乡镇,5个农事服务中心辐射四方,265个农资网点像毛细血管延伸至村社。这套完整的服务体系,成为伸向田间地头的触角,及时感知并满足着农户的需求。
看现代农业。在托管服务的3.7万亩土地上,萧山区供销联社引入优质品种,推广机械化作业,让传统农事焕发新生。13架植保无人机在田野上空划过,年飞防作业面积达20万亩次,为农业生产插上科技的翅膀。“以前背着药箱打药,一天忙不了几亩地;现在无人机作业,效率提高了十倍不止。”这样的感慨,成了不少种植大户的心声。
与此同时,萧山区供销联社精心打造的“GONG萧GONG富”产销联盟,为农产品搭建起通往市场的快车道。线上,“供XIAO小万”直播团队对着镜头热情推介;线下,18家农贸市场里的助销专区顾客盈门。今年以来,600余场直播带动农产品销售超1200万元,让优质农产品走出了“深闺”。
看“一老一小”。走进位于闻堰街道的三江湘邻坊服务综合体,老人们正在活动室里闲话家常,孩子们在阅览室安静阅读。这个由供销社打造的服务平台,围绕“一老一小”等民生关键小事,构建起覆盖村社的生产生活服务体系,成为城乡居民的“温馨驿站”。
看生态环境。如今,大件垃圾回收这样的环节,同样纳入了供销社的服务范畴。“环强再生”微信小程序上,居民动动手指就能预约免费清运服务,今年1—9月已上门清运大件垃圾1567单、重量超140吨,有效破解了城市治理中的难点问题。
为了更好地服务城乡发展,萧山区供销联社持续推进内部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通过“一堂一班一营”干部培优工程,培育懂农业、爱农村、善经营的人才队伍。
“从田间地头到城市社区,从传统农事到现代服务,我们将以独特的组织优势和服务网络,在城乡融合发展中推动城市内涵式发展。”萧山区供销联社相关负责人说,接下来,将继续深化改革,持续推进“3+2+N”共富矩阵布局,加快共富带建设;完善农产品供应链平台搭建,推动产销衔接更加顺畅高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