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联农共富 做强粮油产业——余杭区粮油产业农合联共富典型案例
余杭区粮油产业农合联于2021年12月8日正式成立,初始粮油种植规模2万余亩。三年来,持续吸纳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加工企业、农机服务组织等多元主体,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共同体。目前已发展会员单位38家,辐射带动农户1200余户,粮食复种规模达10万余亩次。
核心平台依托理事长单位——杭州余杭益民农业生产服务专业合作社建设的益民农事服务中心,已累计服务全区6个镇街1053户农户,完成农业社会化服务35.24万余亩次,服务覆盖率超粮油产业农合联会员农户的90%。
组织运行上,粮油产业农合联建立健全章程和"三会"制度,确保决策民主、管理规范、运营高效。设立生产服务、购销服务、信用服务、科技信息等专业平台,为会员提供精准化服务支撑。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党员会员在技术推广、诚信经营、增收致富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凝聚强大发展合力。
余杭区粮油产业农合联坚持以会员需求为导向,整合内外资源,构建起覆盖产前、产中、产后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生产托管"订单化":创新"订单+托管"服务模式,一方面与用粮企业签订中长期购销协议,发展订单农业,稳定种植收益;另一方面提供从育秧、耕作、种植、管理、收割、烘干、储存到加工的"一条龙"或"菜单式"托管服务。2024年,统一托管服务面积达3万余亩次,为农户节本增效约25元/亩。
农资供应"集采化":依托供销社农资网络优势,开展化肥、农药、种子等主材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压缩中间环节,降低生产成本。年均供应优质化肥600吨、良种150吨,为会员节省农资支出10%以上。
科技服务"精准化":联合中国水稻研究所、省农科院、市农技推广中心等科研机构,定期开展技术培训、现场观摩、田间指导,示范推广优质高产新品种、绿色防控、肥药双减等关键技术。累计举办技术培训15场,培训农户1025人次,主推技术覆盖率达80%以上。
金融服务"普惠化":携手本地农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信用评级体系,为会员提供便捷高效的信贷担保服务,有效破解"融资难、融资贵"困境。累计协助会员获得信贷支持500余万元。
粮油产业农合联积极探索紧密型利益联结模式,确保产业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农户。保底收购促增收:对订单农户实行不低于市场价的保底收购,切实保障种植收益。就业带动促共富:粮油产业农合联及会员单位优先吸纳本地农户,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就业,配套技能培训,助力其向产业工人转型。年均带动季节性用工350人次、长期稳定就业80人,人均年增收约3万元。
余杭区粮油产业农合联规范化运作与专业化服务,推动余杭区粮油产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联农共富成果丰硕。在粮油产业农合联带动下,全区优质粮油种植面积从成立之初的2万亩增至3.5万亩,粮食总产量连续稳定在4万吨以上。
生产效能显著提升:通过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生产,粮油作物亩均生产成本降低8%、亩均产量提高10%,综合效益提升15%以上。
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粮油产业农合联会员及辐射带动农户年均收入较非会员农户高出10%以上,有效拓宽增收渠道,夯实共同富裕基础。
服务功能充分彰显:粮油产业农合联已成为政府联系服务农民的重要桥梁、组织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的核心平台、推动粮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骨干力量,供销社为农服务主渠道作用更加凸显。
社会效益全面显现:促进土地流转与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与面源污染治理,稳定区域粮油供给,为保障粮食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核心经验:一是坚持农民主体地位,保障农民在产业发展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受益权;二是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实现粮油产业农合联与农户共赢发展;三是强化专业服务支撑,提升凝聚力与竞争力;四是推动产业深度融合,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筑牢供应链。
未来展望:余杭区粮油产业农合联将持续深化综合改革,在拓展服务领域、强化数字赋能、完善治理机制、促进三产融合等方面重点突破,进一步做强做优粮油产业,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