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严选”摆上百姓餐桌 富阳区深化共富工坊建设激发县域富民产业新动能
春节前后,不少富阳人家里出现了一份特殊的礼盒,里面囊括了从全区24个乡镇(街道)精心挑选而来的优质农特产品,而将这些好物带出乡村角落、摆上百姓餐桌的,正是该区永昌镇党委推动建立的“漫永昌”共富工坊。
最近,由共富工坊坊主担任推荐官,带队深入各个乡镇(街道),挖掘品质好物,并通过直播带货、参展参会等方式,进行推广的“官方严选”模式,受到了民众的广泛欢迎。以拥有54家联盟成员的“漫永昌”共富工坊为例,去年,已带动农特产品销售超1500万元。仅今年春节前后,“漫永昌”共富工坊的营业额就达到了300多万元。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漫永昌”等共富工坊的成功,得益于富阳区因地制宜深耕乡村特色产业的思路,尤其是聚焦乡村“土特产”持续深化“6+X”共富工坊体系建设的创新实践。
近年来,富阳区委组织部率先出台《关于深入推进“6+X”共富工坊体系建设加快打造共富业态矩阵的实施意见》和《富阳区“6+X”共富工坊建设与运行指南》,从建设规范、硬件要求、工作职责、运行管理等方面,为工坊建设运行提供规范化指引。全区目前已建成运转各类共富工坊150家,累计吸纳就业9600余人,其中低收入农户近1000人,实现人均月增收3000余元,迈出了共富工坊带动产业富民的坚实步伐。
同样美好的“共富”故事还发生在渔山乡。由于独特的地理优势,渔山乡盛产富硒大米,是浙江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区。近年来,渔山乡党委联合中国水稻研究所、富阳区农业农村局、本地粮油合作社和企业等,积极打造以“稻米”元素为主的“稻香”共富工坊。
在“稻香”共富工坊的品牌吸引下,杭州老字号“杨先生糕点”入驻了渔山乡,已推动“杨先生糕点”与种粮大户在稻米试种、采购和加工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进一步提升稻米经济效益,预计年营收将达3亿元,直接带动渔山周边百余名村民就业。
今年新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当下,党建引领“共富工坊”建设的创新探索已在浙江全省遍地开花,成为了壮大县域富民产业的有力支撑。
下一步,如何实现共富工坊建设和乡村特色产业的深度融合,让产业发展真正惠及农民?富阳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充分发挥党建联建机制横向集成、纵向贯通作用,推进相关部门、村社、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等加强协同联动,组织协调企业与村(社区)广泛结对,跨区域、跨领域、跨行业整合各种资源,进一步发挥如“漫永昌”共富工坊这样具备强大集群辐射效应的头部工坊作用,牵引带动更多工坊提质增效,激发起县域富民产业发展的澎湃动能。
来源:杭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