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托管”实现统耕“一块田”
山东烟台牟平区地处胶东丘陵地带,山地面积约占全区总面积三分之二,农村劳动力平均年龄64.4周岁,农村土地闲置、撂荒问题日益显现。对此,牟平区积极探索“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的“大田托管”现代化丘陵农用地规模化运营模式,全面盘活土地资源、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目前,全区集体经济收入过10万元的村占比100%。
针对土地经营权分散的问题,牟平区全面压实党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党员干部率先土地流转。
坚持让利于民,牟平区探索打造“保底收益+二次分红”的分配模式,由中国农垦集团托底保障农民托管土地最低收益,种粮费用全部由中国农垦集团金丰公社承担,待粮食收获后扣除成本,将纯利润进行再分配,村集体和村民获得分红。同时,流转出土地的农民还可以选择二次就业,额外增加一份劳动收入。
针对山地多、泊地少的特点,牟平区全力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针对机耕成本高、生产效率低、劳动力严重不足等问题,牟平区引入中国农垦集团金丰公社开展社会化服务,探索“支部领办合作社+国企+农户”的大田托管模式,将农业生产耕、种、防、收等关键环节,通过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托管给中国农垦集团金丰公社,进行集中管理、规模化种植,通过机械化、智慧化的管理方式,实现每亩地种植成本降低10%以上、粮食增收10%以上,综合收益超过20%。
此外,牟平区聚焦集约高效开展智慧农业,积极推动中国农垦集团金丰公社与中科图知天下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搭建农业智慧化全流程管理平台,重点对托管农田作物耕、种、管、收进行全程的监测与管理,整合农机和农机手资源,开发“牟平农机”App,实现耕种需求与农机选择“线上速配”,有效破解种植管理成本高、效率低、人员少的困境。
在规范推进机制方面,成立全区推行“大田托管”改革领导小组,下设土地流转组、技术指导组、“三资”监管组,统筹推进村级指导、联席研判、建章立制等工作,全面提升制度化、规范化、高效化水平。制定推行丘陵地带“大田托管”土地改革实施方案,出台良种良技优先推广试点村、村“两委”干部绩效奖励等激励政策,引导“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高标准农田”“粮油单产提升”等优惠政策和利好项目优先向托管土地倾斜,为推行“大田托管”保驾护航。
为把农民利益最大化作为首要分配标准,在中国农垦集团金丰公社“自费种地”的基础上,扣除托管费、保底费、农田作业服务费等成本,将纯利润按照村民15%至20%、村集体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30%至45%、小社长25%至40%、中国农垦集团金丰公社15%的比例进行分红,并明确村集体收益的40%用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集体福利、文化卫生等方面。
聚焦“大田托管”现有成效,在着力解决全区农户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需求同时,牟平区进一步吸引和集聚土地、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现代农业生产要素,探索“公司+村集体田”“公司+社会化服务组织+村集体田”等模式,加速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为区域“大田托管”长效、持久、大范围推广提供全方位保障。未来,牟平区丘陵“大田托管”预期用5年推广面积10万亩。
来源: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