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系统动态

天目粮仓 ▏稻花香里说丰年

发布时间: 2023-09-04 16:49:09 浏览次数: 【字体:


近年,杭州市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方向,以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为重点,以优化乡村人居环境为支撑,探索走出了一条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之路。


“如何提高粮食产能”、“山地水源不足如何种植”、“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大背景下如何实现节能减排”……带着这些问题,杭农集团深挖为农服务亮点工作建设,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打造天目粮仓粮食功能区。通过连片土地流转及统一开发管理,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计划,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丰富种植品种。


去年,项目初步实现了乡村振兴发展、产业提质增效、数字化农业生产的建设目标。实现流转的土地面积3740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2511亩,亩产887斤;小香薯种植面积180.73亩,亩产达2063.59斤。为端稳中国人的饭碗创建了“山地变粮仓”的浙江样板。

走高质量农业发展新“稻”路

今年,天目粮仓粮食功能区成功申请“杭州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项目”,围绕“中国碗装中国粮”的目标,深入实践“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部署,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计划,聚焦现代生态优化种植方案,配套建设数字驾驶舱与农事服务中心。对此,项目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多次组织业内专家、学者考察调研,深入探讨和实践,精准把脉项目创新发展需求,实现高质量农业发展“稻”路。

为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天目粮仓示范区正在走新“稻”路,不止满足于水稻单一种类的种植,高杆稻、稻虾、稻鱼、稻鸭综合种养新模式为破解农业增收助推新力量。目前,天目粮仓整体托管天目山镇肇村、九里村、亭口等7个村,流转4750余亩种植土地。其中,水稻种植面积4010亩,稻鸭共养面积60亩,高杆稻+澳洲蓝龙虾+马口鱼共生面积126亩。

助农增收 实现一水两用 一田双收

作为全国首批,浙江省首创“高杆稻+澳洲蓝龙虾”共生示范区,天目粮仓探索“山地稻虾、稻鱼养殖”标准模式,打破水稻种植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下的壁垒,提高土地产出率与资源利用率,让“禾下乘凉”变为现实,达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典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高杆稻株形高大,根深叶茂,产量高、抗倒伏、超耐盐碱,淹水深度大,可为虾、鱼等稻田养殖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采用‘稻虾、稻鱼共生’模式后,我们不用农药、化肥,因为高杆稻不仅能净化水质,还可以为蓝龙虾提供微量元素,而蓝龙虾产生的废弃物则作为水稻的营养元素,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实现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同时,高杆稻米饭柔软清香,口感比一般的杂交稻更好吃。”负责人严彩仙表示,这是探索创新农业生产服务的新模式,也是在探索“稻虾、稻渔共赢”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面对首次尝试综合种养模式,严彩仙表示有信心。“第一次养,风险肯定是有的,在这方面,要感谢省、市供销社、供销集团领导及水产专家对我的指导与支持。”严彩仙说,天目粮仓不只有“稻虾”,“稻鱼”、“稻鸭”共养也在多头并进。与其他地方的“稻鱼”试点不同,天目粮仓尝试了以往只生长于溪流之中的马口鱼,这种鱼对水质及生态环境的要求极高,也创新了山地综合养殖的新模式。


走在稻虾共生示范区内,126亩高杆稻长势喜人,预计今年高杆稻亩产可达1000斤左右。100亩的稻虾共生的稻田里,今年5月投放的澳洲蓝龙虾虾苗,目前个头已达到35克~45克不等,保守估计今年产量可达230至250斤每亩,9月上旬可逐步投入市场开展销售工作。除了稻虾共生,稻鱼共养增产势头也十分迅猛。天目粮仓26亩稻田里,随处可见的小鱼偶尔跳起,预计产量可达100斤每亩。


此外,天目粮仓“稻鸭”共养占地60亩,稻鸭养殖数量780只。负责人俞吕俊表示,“稻鸭共养”养出了“生态鸭”,还种出了“生态米”,既节约成本,又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走出“一田多收”的新“稻”路。

“中国饭碗”在希望的田野上

眼下,正值水稻旱种抽穗扬花,灌浆结实期,在天目粮仓的水稻地里,处处生机勃勃。——“看这长势就知道,今年水稻肯定是高产!”面对即将到来的收割季,当地农民喜不自胜。近年,“天目粮仓”粮食功能区项目在强化农业产业提升的前提下,合理挖掘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价值,通过深挖农业产业、环境、文化价值,聚焦生态资源变生态资产、生态资产变生态资本,并提升项目生态系统总价值。其中通过农业提质,产品提优、产业延伸,提升作物经济价值;通过减污降碳,推动生态富民,提升环境调节价值;通过服务乡村治理、打造农文旅融合, 提升当地文化价值。

粮食功能区项目根据全年轮作计划安排,在水稻收割之后将接茬种植优质油菜、小麦,实施科学轮作的模式,有效解决土地闲置问题。同时,为进一步提升耕地质量,天目粮仓通过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的生产模式不仅节约了农业资源,还能循环发展。目前,天目粮仓种植区域使用生物菌肥500余吨,用于土壤修复,地力提升,助力粮食增产增收。

现代农业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要端稳端牢“中国饭碗”,必须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到位。“天目粮仓”项目已启动数字驾驶舱建设工作,增设农产品溯源系统、数字灌溉系统和生产应急指挥中心,为作物精准管护提供技术保障。同时,项目将以粮食功能区为核心,在原金惠粮油加工中心的基础上进行扩建,打造市级农事服务中心,减少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为粮食功能区及周边农户提供农业生产全产业链服务。


相关信息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