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系统动态

临安区供销联社助力农民“卖笋难”

来源: 临安区供销联社 发布时间: - - : : 浏览次数: 【字体:

最近5天,8.1万斤带着泥土香的临安春笋从杭州市临安区供销社下属配送点出发,这些雷笋将通过线上线下各销售平台,摆上居民的餐桌,居民“宅”在家里就能收到电商全程冷链配送上门的时鲜蔬菜,也解了笋农卖难之忧。这一切,离不开奋战在一线的供销人的担当与责任。

疫情严峻,面对百姓“买菜难”,菜农“卖菜难”,临安区供销社开拓新渠道,满足居民所需,助力农产品销售。

笋体饱满、肉质鲜嫩,杭州市临安区是全国春笋的主产地之一。这里的春笋品质好,可食率高。然而随着疫情蔓延,好吃的临安春笋,滞销了。以往,笋农们将挖好的春笋运至当地两大农贸市场,再由中间商分发到江浙沪终端市场,如商超、菜市场等,最后到达消费者的手中。这些中间商大多是外来人员,如今因为疫情,他们在春节回家后入浙受阻,无法正常开市,很大程度上导致春笋供应链断裂,无市也卖不出价。春节前春笋收购价格维持在10元/斤以上,而年后春笋的收购价曾一度低至2元/斤,苦了很多笋农。

了解到这一民情后,临安区供销总社会同区农业农村局、商务局等部门主动对接,立即研究制定春笋的线上、线下销售方案。

首先,临安区供销社第一时间收购来自临安各地笋农提供的雷笋。

临安区供销总社下属杭州临安农合联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农合联公司”)先后对接了淘宝、檬爸亲选、叮咚买菜等线上企业。

同时,又在线下联系了盒马鲜生、永辉超市、联华超市、热选等企业;同时在杭州市临安区物业管理协会的帮助下,将临安春笋迅速打进了杭州各大小区。

就这样,笋农照常挖笋,农合联公司作为“中间人”,帮忙联系分发至各电商平台或线下平台,消费者购入,一条新的供应链运转起来了。

卸货装箱,上万斤还带着晨露的新鲜雷笋即刻发出。仅2月3日当天,临安区供销社就发出雷笋13000斤。仅两三个小时,这些鲜笋已纷纷在临安各大超市上架。

于笋农来说,供需两端紧密连接,春笋不用亏本卖。据悉,自1月30日助销开始,至今才短短5天,临安春笋就在线上销售了2.6万斤,线下销售5.5万斤,合计8.1万斤,收购价格也提高到7元/斤左右。于老百姓而言,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消费者相当于直接从农户的种植基地购买,价格自然也更便宜。

由于春笋保质期短,从农户基地采摘后保鲜期只有3天,否则口感会大打折扣,临安区供销总社负责人介绍,此次电商配送全程冷链锁鲜,老百姓不用胆战心惊出门,带着泥土芳香的春笋就直接配送到家。

在疫情防控形势下,临安区供销合作总社(区农合联)坚守为农服务初心,发挥供销职能,面对百姓“买菜难”,菜农“卖菜难”,积极开拓新渠道,助力农产品销售。不仅得到了《人民日报》的高度认可,也满足了广大居民之所需,解决农户之所急,展现了供销社的责任与担当。

终审:平台超管

相关信息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