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时政要闻

人文之治,夯实城市治理现代化思想基础

来源: 杭州日报 发布时间: - - : : 浏览次数: 【字体:

文化兴则城市兴,文化强则城市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也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文化是城市的根与魂,也是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深厚支撑。我们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人文之治”夯实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思想文化基础,推动文化繁荣兴盛,让杭州这座古老又年轻的城市展现出浓浓的人文情怀。

做好“人文之治”,要紧扣“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这一中心环节,以全面推进“文化兴盛”行动为抓手,守正创新、担当作为,着力打响一批东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知名品牌,努力形成世界级文化和自然遗产群;弘扬时代文明新风,让“最美现象”“礼让斑马线”等精神文明建设品牌的引领力、影响力不断扩大;实现规模以上行政村农村文化礼堂全覆盖和社区文化家园全覆盖,让市民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切实增强;深入推进文化产业建设,打造“全国领先、世界前列”的国际文化创意中心、国际会展之都、国际赛事之城;深化拓展对外文化传播和交流合作,讲好杭州故事,向世界充分展示杭州的独特韵味别样精彩。

做好“人文之治”,要坚持三个“有机融合”。一是坚持打造世界遗产群落和实施“城市记忆”工程有机融合——杭州已有西湖、大运河、良渚古城遗址三座世界文化遗产,尤其是良渚古城遗址的申遗成功,标志着杭州文化遗产开发和保护的新发展新高度,杭州要深植文化传统、深耕历史遗产,重点抓住三大世界遗产集群,持续放大综合带动效应,以点带面,纵深推进,全方位展示杭州历史文化深厚底蕴;二是坚持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和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有机融合——在强化城乡联动中有效破解基层文化设施“沉睡”的问题,以大运河文化带和之江文化产业带为引领,打响“杭州创作”“杭州设计”“杭派影视”“杭产动漫”等品牌,使杭州成为令人向往的国际文化创意中心;三是坚持文明城市创建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有机融合——深化“我们的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巩固拓展“礼让斑马线”、垃圾分类等文明实践成果,充分发挥改革先锋、时代楷模、道德模范、先进榜样的引领作用,推动“最美现象”成为社会风尚,形成见贤思齐、向上向善的社会风气,全景式展现城市中点点滴滴的温暖,努力使杭州成为“最有温情的善城”。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的力量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杭州要奋力开创具有杭州特点的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新路,需要厚植“历史文化名城”优势,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巩固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城市治理现代化提供深厚支撑和强大精神力量。

终审:平台超管

相关信息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