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区社实施“万亩土地托管”拉动乡村振兴新引擎
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社通过实施“万亩土地托管”工程,开展农业规模化经营,为农业生产提供“保姆式”、“菜单式”、“套餐式”托管服务,以服务的专业化、规模化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村增绿、农民增收。
一、主要做法
按照“托管自愿、有偿服务、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形式自由”的原则,以基层供销社为服务主体,以专业合作社为托管纽带,联合农业龙头企业、种田大户,对农民零散田地、山林进行统一托管,为农民和各类新型经营主体提供多样化、全方位、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的托管服务,推动农业生产服务从产前向产中、产后全面延伸,实现土地增效、农民增收、村集体增益、供销社得发展的多方共赢局面。目前,全社系统已完成土地托管13768.31亩,其中林地6710.6亩,耕地7057.71亩。
一是依托专业合作社,做实保姆式全程化托管。农民与供销社签订土地流转协议,将土地委托给供销社的专业合作社全程进行经营管理,由供销社提供从种子、农药、化肥、农机和销售一条龙的全程式托管服务。如我社首个土地托管项目——杭州悦家果蔬乐园就是通过成立悦家果蔬专业合作社,与新登镇湘溪村集体签订土地托管协议,托管流转土地70亩,后期将拓展至350亩,由专业合作社提供种子、种苗、肥料、包装,开展技术辅导、培训、销售等全产业链服务,而农户专门负责生产种植。通过土地托管,预计土地亩产收入可达3至5万元,比原传统种植收入提高5倍,入社农户不仅每月打工收入在3000元以上,年底还能按股进行分红,实现劳动工资和土地收入“双丰收”。现专业合作社已带动周边农户50余户加入生产种植,实现湘溪农业由原来的低效、小、散的竹产业向高品质有机果蔬产业的大转型。又如引进朵朵严选电商网络公司,成立项朵果蔬专业合作社,对常安镇项家村农户手中的零散土地进行整合托管,专门用于香薯种植,由专业合作社提供种苗、化肥及种植技术辅导,并实行统一收购销售,从而增加常安镇项家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摆脱经济薄弱村的困境。目前该村已有10余户农户达成了种植意向,种植面积约20亩,从明年起进行香薯种植,通过专业的技术指导种植,小香薯的亩产可达1500-2000斤,为村民每年增收约1万元/亩。
二是依托龙头企业,做精菜单式单环节托管。依托社属农业龙头企业,提供农资供应、测土施肥、农机作业、统防统治、收储加工等单个环节的托管服务,供农民自愿选择。每个项目的服务标准和服务价格,以合同形式约定,并明确违约责任,供销社按合同为农民提供服务。如通过杭州供销农业发展集团,进行万亩飞防作业,开展农用植保无人机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做到精准用药、靶向用药,严格农药使用标准和安全间隔期,以最少的用药次数和用药量控制病虫危害,通过飞防作业农户可节约成本20%。又如通过区农合联会员单位银杰家庭农场在新桐乡小桐洲村建设100亩富硒油菜增产种植实验基地,通过“供销社+合作社+基地”模式,由供销社提供增产肥料,帮助农民实现增产增收。
三是依托综合服务平台,做强套餐式多环节托管。依托社属产业协会等经营服务实体,为农户提供良种、机械化耕种、统防统治、农技咨询、收储销售、金融担保等产前、产中、产后多环节“套餐式”托管服务。供销社按照服务标准和服务价格收取一定服务费用,土地种植的收益全部归农户所有。如与场口的农机大户合作,组建区农合联粮油产业分会,提供从农资供应、农机作业、统防统治、收储加工及销售的水稻、油菜生产多环节链式服务,提高机械利用率,减少农资供销环节,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有效解决产销不对路的难题。现已完成代耕2000亩、代育1500亩、代种500亩、代管2500余亩、代收2000亩、代烘4000亩。又如建立村级综合服务站,在提供农资供应、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农技咨询服务的基础上,增加贷款担保、灾害保险等金融保险服务,探索集气象服务、灾害预警、市场信息预测等为内容的信息化服务,进一步延伸为农服务链条,丰富服务内容和手段,全面提升服务层次,有效破解农业发展瓶颈。
二、工作成效
一是农业生产规模化程度提高,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施土地托管后,通过走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路子,有利于发挥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效益,提高机械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土地设施利用率,降低机械使用、水电设施投入和劳动力用工等生产成本,减少农业生产资料供销环节,降低农资购买成本,大大提高了土地经营收益。同时,土地产出增益仍归农民享有,农民务工务农各得其所,实现打工种地“两不误、同增收”。如在看到收益后,湘溪村就有4户村民主动要求将土地交给供销社的专业合作社进行托管。
二是实现了土地规模经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土地“托管”后,把一家一户分散零星的土地,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服务,改变了“家家地不多,户户各干各”的经营状况,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土地规模经营,实现生产流程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标准化,有利于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增强农业竞争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三是供销社与农民利益联结进一步紧密,有利于农业供给侧改革。土地托管,不仅彰显了为农服务的初心,还延伸了供销社服务领域,拉长了服务链条,打通了与农民利益联结“最后一公里”。同时,引导农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支持其组建或加入合作社,培育多种形式的新型农业社会化经营主体,推进了农业供给侧改革进程。
三、存在问题
通过工作探索和调研,我社土地托管服务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部门合作机制尚未建立。在土地托管工作中,供销社属于“单兵作战”,各涉农部门的扶持政策难以有效整合,政策、资金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申报、管理、服务处于多头管理,职能相对分散,服务协调能力不够高效。
二是托管主体带动作用不强。土地托管的受众面仍局限在供销社系统范围内,经营主体较为单一,且规模偏小,土地托管方面的项目较少,辐射带动能力有限。
三是托管服务推进仍受局限。农民农业生产思维还比较落后,农民对于土地托管这种新的土地服务方式接受度还不高。部分农户土地自己种,使得土地碎片化,尤其是零散的地块,给机械作业,带来不便,影响了土地托管服务的推进。
四、工作建议
一是建立部门合作机制。要重视和发挥供销社在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中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建立“政府引导、部门参与、农民自愿、合同管理”的“土地托管”工作机制。成立由供销社主导,农业农村、财政等相关部门配合的“土地托管”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整合为农服务部门资源,推动涉农资金、资源、人才的有机整合。
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区委、区政府要整合相关涉农部门资源,支持供销社开展土地托管服务,并在项目立项、用地、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申报初审、管理、服务职能归口供销社管理,继续发挥供销社在土地托管中的主导引领作用,凝聚系统合力,抓好综合协调和统筹调配,全力做好土地托管服务保障工作。积极争取实施土地托管项目,加强土地托管经营主体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
三是加强工作宣传引导。树立典型示范,发挥示范作用,通过媒体宣传、现场会、推荐会等方式,全面推广土地托管服务,加强土地托管的宣传引导力度,提高农民的知晓率、接受度、参与度,进一步扩大托管规模和服务范围,推动土地托管服务工作向纵深发展。(富阳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