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县打造“安厨模式”有效破解农产品上行难题
为破解农业电商发展中的农产品上行问题,桐庐县以省骨干农业龙头企业——杭州安厨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厨)为试点,开发出了一套集选品开发、溯源检测、冷链仓储、平台销售于一体,涵盖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品牌建设及产业规划等多项目综合发展的农业电商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即“安厨模式”。目前,安厨已在全国6个省市投建20家子公司、13个仓配中心,打造乡镇品牌50个、村集体品牌146个,孵化电商人才4000余人,“安厨模式”被成功推广至全国10个县域。
? 一、主要做法
(一)生产环节,解决农产品安全把控难问题。一是抓源头管控。通过自建优质生产基地,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在合村乡建立安厨绿庐基地,打造集农业休闲观光、农事体验、农产品种养殖及销售于一体的农旅结合绿色生态园,种植生产优质电商化农产品43种。目前,该基地已成为浙大教学农业与农村信息化研究中心产学研示范基地。二是抓标准建立。发挥农产品电商全产业链服务省级标准化试点单位优势,联合中科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安厨共同发布国内首个鲜活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标准。共包含蔬菜、水果、肉鱼蛋类和茶叶4大类28个子项标准,涉及农产品质量基本要求、安全检测、贮藏保鲜和运输管理等方面。三是抓检测溯源。配备集农残、兽残、水产品等多功能检测设备,为县内优质农产品入库(冷库)提供检测数据和质量标准。构建完整、统一的溯源体系,建立县域农产品上行标准化数据库,每件农产品均在合格证上附有可追溯“身份档案”,消费者只需扫描二维码,即可快速查询农产品信息。
(二)开发环节,解决农产品附加值低问题。一是组建专业化电商团队。对农产品进行包装设计和品牌宣传,并提供SC、绿色、有机认证,商标注册和品牌推广等一系列市场流通解决方案。目前,已形成25个县域优质农产品资源库。下一步,将投资2.2亿元建设农产品电商产业园,加强电商化开发平台建设,三年内将开发优质农产品2000款以上。二是培育农村电商人才队伍。作为国家第二批星创天地企业,安厨建立县乡两级农创客孵化中心,提供电商创业服务。目前,该县10个乡镇农创客孵化中心已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65家,涉农企业及农户147家。同时,联合该县农业、残联等部门组织开展电商创业培训班400余期、4000余人次,带动村民发展休闲农业。三是打造区域公用品牌。结合各乡镇农产品特色,与安厨合作打造农产品和农业区域公用品牌,通过品牌策划开发、营销推广等系统工作,提升市场知名度,提高产品溢价。如该县分水镇打造出区域公用品牌“分水粮言”,开发的优质大米、青笋干、山茶油等特色农产品拥有统一品牌形象,仅品牌活动当天线上销量就达5万余元。
? (三)流通环节,解决农产品上行难问题。一是发展冷链物流。安厨自建从产品包装至流通全链条专业化冷链物流,配备专业标准冷藏设备,并与申通快递等物流公司合作,实现数据库互通。目前,已在全国布局7大仓、20多个云仓,15个县域建设常温/冷链仓配设施及系统,为生鲜农特产品运输提供渠道保障。今年6月,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菠萝遭遇滞销,安厨发挥供应链优势,上线安厨微店,10天助销近4吨。二是搭建上行平台。安厨自主研发加盟制农产品电商平台“安厨微店”,目前店铺已超万家,服务家庭超17万户。通过开设“安厨微店”,农民既是生产者,获得销售收益;也是创业者,享受农产品流通、分享、推广中的增值收益。如该县旧县街道母岭村以桂花产业为依托,与安厨开展战略合作,共同打造“母岭新零售示范村”项目,仅一年村集体增收200万元,比前一年翻了20倍。目前,该模式已推广至全国146个行政村。三是加强联合合作。供销社仍是当前最重要的农产品流通主体,安厨作为供销社参股企业,在供销社线下基础上构建“线上批发市场”,通过新型电商平台推广销售大宗农产品,促进农产品流通。目前,安厨已与杭州市、桐庐县等10个市、县供销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今年7月,市供销社联合安厨,帮助富阳梨农解决滞销问题,仅2天完成翠玉梨电商化打造,上线4天销量达5000多斤。
二、取得成效
(一)农产品上行带动农业转型发展。安厨模式将优质农特产资源和电商有机融合,依托广阔县域农业电商公共服务与安厨微店两大核心业务,拓宽了县域农产品流通途径,带动了农产品品牌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实现了传统农业转型发展。如安厨启动莪山畲族乡黄金粽项目,仅15个工作日线上线下订单就超21万个。
(二)企业农户“双轮驱动”实现合作共赢。安厨模式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企业和农户“双轮驱动”、融合发展的生产经营业态,实现合作共赢。其自主研发的“安厨微店”,为农户搭建了创新创业平台,农户从中享受农产品流通、分享、推广中的增值收益。目前,平台店铺数已达11897个,上架产品498款。
(三)全产业链运营破解上行难题。安厨模式首创“电商平台+仓配平台+商户平台”的全产业链运营模式,通过生产控安全、开发提价值、流通建标准、上行搭平台、日常管培训等全链条式服务,突破农业电商产业链不健全的瓶颈,有效解决农产品上行难题。目前,已累计完成县域农产品上行销售超亿元,并在三年内力争交易规模突破10亿元。